手机版
1 1 1

第六组学员交流发言

“三三计划” ——我做支部工作最有效的方法

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
微信扫一扫 ×
收听本文 00:00/00:00

尊敬的各位领导,同志们,下午好:

感谢大会给我学习交流的机会,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“‘三三计划’——我做支部工作最有效的方法”。

为什么会有三三?

首先,3”在数字文化层面几乎没有有负面的含义,在思想和形式上具有丰富的意蕴。在中国哲学中,有老子的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之说,在西方哲学中,亚里士多德认为三是一个和谐的数字,三有开头、中间、结尾,代表着一个有机的整体,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,三被认为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发展阶段。可以说,“三”是一个具有美学意味的数字符号,有丰富的形式和思想的意蕴。

其次,三三计划是根据我们中文支部的具体情况而生发出来的。湖北大学文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,中文支部党员33人,党员比例占文学院总人数的50%以上。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7人,博士生导师7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,省政府专项津贴3人,湖北大学省级精品课程责任教授4人,省、校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有2人。中文支部成员专业素质过硬,是中文系发展的骨开力量。

“三三”计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
一、中文支部组织建设上的“三三制”

因为支部人数较多,不便于深入开展讨论和交流,所以,我们在支部组织建设上,经校党委批准,成立了三个党小组。第一组,文艺学和现当代教研室构成,第二组,古代文学与大学语文教研室,第三组,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教研室。支部组织建设符合学科实际情况,以教研室单位,在三会一课学习中,更好地将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相结合,形式上可分可合,机动灵活。

二、创优争先活动中的“三三原则”

本着将支部建设融入学科发展,注重党建与教研并重的原则,中文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树典型的活动,在三个小组推出三位先进党员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引领知识教育、引领师德风尚,以何新文教授、石锓教授和周新民教授为榜样,在老中青三代党员中发挥带头作用。

何新文老师,湖北大学二级教授,多次为入党积极份子做专题讲座。石锓老师,湖北大学二级教授。每周一次学术沙龙,带动年轻老师成长,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,言传身教,润物无声。周新民教授,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多次与支部党员交流如何做好科研,如何带好研究生。

立标杆,树典型,取得了显著效果。通过将党建工作落实到专业教学和科研中,党建带头,学术带头,同行同向,协同效应,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在中文支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,涌现出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党员教师。如荣获湖北省十佳班主任的黄晓华、邱庆山老师,获省教学技能竟赛一、二等奖的韩晓、王若萱老师等等,因时间关系,无法一一列举。总之,中文支部的党员老师个个勇猛精进,德才兼备,深受学生好评。

三、教师党员第二课堂的“三三特色”

为了更好地“立德树人”,培养人才,我们积极开拓教师支部第二课堂,形成第二课堂的三三特色,且第二课堂分别与各党小组的党建项目相关,通过党建带团建,促学风,助成才。

第一小组,美学美育第二课堂,负责人:梁艳萍

第二小组,“三近”读书会、沙湖昆曲研习小组,负责人:黄斌

第三小组,汉语国际传播协会,负责人:邱庆山

教师党员的第二课堂的显著成效:

其一,以点带面,形成第二课堂教学团队。

其二,以学生为本位,培养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“双优”、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“双强”、能适应语文教学与文化建设“双面”需求的“三双”人才。

其三,在全院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,院风学风,文院的学生常常能感受到文院老师独特的人文关怀和人格魅力。

总结来看,中文支部建设活动的“三三”计划有三个方面,组织建设上的“三三制”,为党建与教研活动得以有效展开提供了保障机制;创先争优中的“三三原则”主要的目的是引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;第二课堂的“三三特色”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。三者的最终目的是要立德树人,春风化雨,培养文学院学生的三双能力,更好地服务社会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发布时间:2017年11月09日 09:21 来源:共产党员网 编辑:一亭 打印